3013年中国钢铁行业总结
日期:2017/8/12 16:52:15 文章来源:http://www.gangbanjuanguan.com 共阅[48]次
(一)国际宏观
进入2013年,美国经济持续回暖奠定了全球经济景气回升的主基调,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2013年下半年强势反弹,OECD综合领先指标从2012年底以来持续攀升,OECD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亦越过零轴,全球经济周期拐点确立。
美国方面,美国三季度实际GDP终值年化季率达4.1%,远超市场预期,为2011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将加快复苏,2014年经济可能将更强劲地增长。用于衡量商业支出的非住宅固定投资年化季率为4.8%,远超市场预期的3.5%,主要由于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出口的年化季率由3.7%上修至3.9%。由于自动减支计划,联邦政府支出在下降。预算协议通过后,预计明年联邦政府支出的降幅将减小。
欧元区方面,三季度GDP初值季率扩张0.1%,然年率萎缩0.4%;各国方面,德国三季度增长失速,法国经济意外萎缩,进一步表明欧元区经济复苏疲软。法国GDP萎缩凸显法国总统奥朗德面临的压力,奥朗德想要提振法国经济,并降低升至14年高位的失业率,但在面对相当于GDP比例46%的税收时,诸如CiedeSaintGobain等企业正削减投资支出,或推迟增加投资支出。德国方面,因本土需求扩张速度不足以抵消失速的出口增长,德国三季度季调后GDP季率初值增长0.3%,但较二季度的增长0.7%明显放缓。
日本方面,“安倍经济学”推动日本二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长3.8%,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并成功走出通缩,8月CPI同比增长0.9%,创近5年新高。日本经济短期恢复得益于超宽松货币政策、日元急速贬值和政府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刺激。“安倍经济学”目前仍以需求刺激为主要手段,未来仍需解决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和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提供长期发展动力的问题。
新兴市场。二季度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GDP分别同比增长3.3%、2.4%、1.2%和2.0%,整体来看“金砖国家”经济增速较2010年的危机快速恢复时期出现明显回落。但通胀水平却居高不下,其中印度8月份CPI高达10.8%。新兴市场国家保持快速发展的困难增多,内部原有的增长优势和政策驱动力边际效应递减。普遍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疲软、失业率升高、社会矛盾凸显、财政压力增大、债务规模上升、资本快速外流等问题。
(二)国内宏观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上延续了2012年“底部波动”、“复苏乏力”的局面,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相对稳定。从经济运行和发展趋势来看,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不仅宣告了全球悲观主义者所持的“2013年中国崩溃论”的失败,同时也没有证明乐观主义者在2012年底所持的“中国周期逆转论”。中国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全面爆发、经济增长直线下滑的局面,也没有在反周期的刺激政策作用下出现持续性的反弹。这种底部小幅波动的宏观状况有利于大改革的推出。
出口在发达国家经济小幅改善和新兴经济体持续恶化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前弱后稳”、“持续低迷”的态势,外部不平衡的逆转幅度有所减弱,但外需对于GDP的贡献依然为负。世界不平衡的持续逆转对中国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依然较为明显。
消费扩张并没有如政策承诺那样取得收效。收入增速的明显回落导致2013年消费疲软,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中国并没有从危机前的“出口—投资驱动型模式”转向“消费—内需驱动型模式”,而是向“信贷—投资驱动模式”转变,内需的稳定依赖于信贷与投资的扩张,可持续性进一步弱化。
供给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持续扩张是2013年宏观经济稳定的核心,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贡献度接近50%,并使2013年就业状况出现超预期的反弹;第二产业的复苏依然受到产能过剩、需求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但低迷的状态有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增速的明显回落是2013年值得高度重视的事件。在蔬菜价格以及肉禽价格的持续上扬的带动下中国CPI的回升证实了第一产业供给滑坡带来的宏观冲击不容忽视。
二、2013年钢市回顾
(一)国际钢市
尽管2013年中国钢铁工业处境困难,但世界上多数钢铁企业的处境与国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国际钢铁协会通报的情况看,1—8月份产能利用率只有71%—72%,钢产量下降6.7%,1—9月份产钢累计下降1.7%。北美钢产量下降5.5%;欧洲核心经济体难以摆脱增长乏力的状态,钢产能下降4.9%;独联体、大洋洲、非洲都有1-2%以上的下降。他们都对中国经济保持7.5%以上增长表示羡慕,虽然中国钢铁工业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但是在世界钢铁行业中还算好的。世界钢铁协会认为,当前产能过剩具有全球性,全世界达到5亿吨(其中亚洲占了3亿吨,并且新增的产能仍在继续),全球钢铁工业正处在危机时期,面对两大挑战,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可持续发展,全球钢铁业都在积极应对这两大挑战。
(二)国内钢市
1、行情走势
2013年转眼已逝,回顾今年国内钢材期货走势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节前受钢材成本高企的支撑和“十八大”、“两会”召开的刺激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温和回暖,使钢价震荡上行,2月1日RB指数录得年内高点4241元/吨;但春节过后钢材需求滞后,预期破灭和“高供给、高库存、低需求”、市场疲软、心态消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螺纹钢价格逐步下挫,RB指数于6月14日触及年内低点3391元/吨;第三阶段则是进入6月中下旬随着全国环保问题升级,钢厂被迫减产以致钢价止跌回升并陷入3600-3750区间整理。
2、钢材产量
2013年国内粗钢产量较2012年同期出现明显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12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3%。2013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同比增长3.1%至14.75亿吨,增幅高于2012年的2.0%,2014年将进一步增长3.3%,达到15.23亿吨。其中,中国将在高基数上继续增长3%左右。
二季度GDP的回落,促使中央政府及时将稳增长从第二位提升到第一位,着实践行并推进十八大提出“投资增长是关键”的发展思路。于是轨道交通、环保投资、机械制造、保障房建设、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使三季度GDP迅速提升到了7.8%,粗钢产量也恢复8%的高增长。为此,根据1-11月钢材需求预测: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将达到7.8亿吨,同比增长9%;粗钢表观需求7.3亿吨,同比增长8.9%。
3、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库存
2013年3月中下旬开始,螺纹钢期现价格伴随着去库存化的展开逐步下挫。整体来看,一季度钢铁行业供需失衡不断向流通领域蔓延,3月中旬,主要钢材市场社会库存一度创下历史高点2251.5万吨,比去年最高点增加191万吨,其中建筑钢材库存1097万吨;随后库存开始出现回落,6月末降至1691万吨,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7月份以来,库存进一步回落,截至12月20日,螺纹钢社会库存量为515.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总量减少25.69万吨。与往年数据进行相比,目前钢材库存已逼近2012年的最低水平,与3月份库存高点相比,下降了52%,而去年同期仅较年内高点下降了39%,可见,今年的去库存速度快于去年。社会库存处于低位,利于明年一季度补库行情。冬去春来,即便明年一季度消费仅出现季节性恢复,也会使得终端消费商和贸易商轮番补库,钢材价格必将获得提振,而较低的社会库存只会加大价格上涨的幅度。
4、钢材进出口
2013年,国内钢材出口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增长,尽管遭遇境外反倾销与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利影响,但欧美及新兴市场复苏及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失衡,国内外价差拉大,企业出口积极性上升。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全国出口钢材5697万吨,同比增长12%。据此测算,2013年内中国钢材出口量将达到或接近6200万吨,折算粗钢不少于6500万吨。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耗钢产品出口,实现了规模巨大的粗钢间接出口。根据2013年前11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测算,全年中国间接粗钢出口量将会超过8000万吨。两者相加,中国全部粗钢出口量将达到或接近1.5亿吨。
三、2013年钢铁上游产业回顾
(一)铁矿石
由于2012年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四大矿山在将会达到一个扩产的小高峰,因此在对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评估有所偏差,大部分市场人士以及投行认为2013年进口铁矿石均价120-126美元/吨之间,不过到目前为止,进口矿价格除了6-7月份价位稍低以外,目前平均价在130美元/吨。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国外矿山扩产的步伐还是相对谨慎。一季度,由于下游钢材需求较好,并且年初资金较为宽裕,进口矿价格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二季度,随着下游需求的转弱,以及对国外矿山的扩产预期,进口矿价格逐渐减弱。并且市场人士认为7、8月份为用钢淡季,整个5、6月份矿石采购均相对较弱,再加上6月份出现的资金问题,导致进口矿价格一度跌至110美元/吨以下。然而7、8月份钢材需求并没有减弱,相对5、6月份反而转好,钢厂铁矿石库存稍显紧俏,进口矿价格一路上涨。8月末开始,下游钢材需求转弱,国外矿山发货量增加,进口矿价格开始小幅回落,9月-12月均在130-140美元/吨之间震荡。
根据2013年生铁产量7.2亿吨预测,2013年我国消费铁矿石成品矿约11.38亿吨,同比增长9.4%。其中,消费进口铁矿石比例占到70%以上。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6997万吨,2005年进口2.75亿吨,2008年进口4.4亿吨,到2012年进口量已经达7.45亿吨。进口矿产消费比例从2000年持续增长,且从图下可以看出,每年下半年国内铁矿石的需求量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根据2013年前11个月铁矿石进口量7.46亿吨,预计2013年铁矿石进口量8亿吨。
(二)焦炭
2013年焦炭现货价格跌破去年低点,创2007年以来新低。以山西准一级焦为例:2013年2月份出现高点1700元/吨便逐步下挫,7月份跌至年内低位1210元/吨,跌幅高达28.8%。三季度初受钢厂库存量偏低、焦煤成本支撑、运输紧张等利好因素影响,焦炭现货价逆势上扬,但受自身供应过剩制约,亦使涨幅受限,幅度在100元/吨左右。
2013年焦炭期货价格波动频繁,一季度末受制于螺纹钢库存进入历史高位,焦炭、焦煤出现联袂下挫。下半年随着螺纹钢库存压力持续减轻,螺纹钢引领焦炭、焦煤出现一波明显反弹。后期受螺纹钢、焦炭、焦煤供需面压力增大,螺纹钢、焦炭、焦煤期货价再度转入寻底态势。
2013年焦炭产量仍呈上升趋势,但增幅有所回落。2013年1-11月焦炭产量为4.332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8%;预估2013年全年产量4.7亿万吨,较去年增长约6.5%。2013年独立焦化厂开工率保持高位,独立焦化厂在一季度末焦炭价格下跌时开始限产,部分小规模焦企在成本、销售双压下已停炉;三季度焦炭价格小幅回暖,钢厂集中补库,焦化厂开始加大生产力度,尤其东北地区开工率上涨较为明显。现华北大型焦企满负荷生产,山西部分焦企有10%-15%的限产,唐山地区受环保政策影响,采取间歇性限产、落后产能被淘汰,四季度河北地区焦企开工率有所下降;现古冶地区30座焦炉被拆除,预计影响年产能450万吨左右。
自2013年1月1日取消焦炭出口40%的关税后,国内焦炭出口量每月递增,只是对于缓解国内供需力量仍较有限。2012年焦炭出口102万吨,出口均价436美元/吨;2013年1-11月出口焦炭392万吨,预估2013年出口或能达到450万吨,相对去年增长4倍,但也仅占2007年出口量的30%。综合1-11月出口均价来看,2013年全年焦炭出口均价难以突破300美元/吨,较去年大幅回落。
(三)海运市场
2013年国际干散货市场逐渐回暖,BDI指数于1月2日触及低位后走高,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的大幅上涨,亦使BDI指数突破2000关口,虽然10-11月出现修正,但进入12月BDI指数继续扩大涨幅,截止12月20日BDI指数为2208,与年内低点相比上涨2倍,跟去年同期相比,目前的基本面还是比较稳定的,并向好的方向发展。
进入三季度以来,在全球经济回暖特别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大环境下,澳洲特别是巴西铁矿石出货的增加,再加上FFA市场大幅上升的带动,还有新船交付下降(三季度运力供给的增速是2009年以来的新低)等利好因素的支持下,干散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态势。好望角船型表现突出,本身该船型市场就比较活跃,这次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关键的因素:巴西出货量的增加,FFA市场的上涨,再加上其他利好因素,共同促成了本次三季度BDI的明显回升。当然,这个回升中也有一些炒作的成分。
四、2013钢铁下游产业回顾
(一)房地产
从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中看到,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随后,各地纷纷出台调控细则,并提出房价调控目标为房价增长不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水平。然而,据11月份百城房价指数报告显示,百城房价指数环比连续18个月上涨,北京、广州等十大城市涨幅明显高于百城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70城市房价变动数据同时显示,一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20%,涨幅超10%的城市数量也不断增加。
为了控制房价继续上涨,进入第四季度,一线城市率先收紧楼市调控政策,随后、武汉、厦门、福州等十多个二线城市跟进出台政策,从限购、限贷、增加供应等方面入手加强市场调节。记者在这份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中看到,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陆续出台措施平抑房价上涨预期,而温州、芜湖等市场持续低迷的城市,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前提下,微调当地调控政策以促进需求释放。
2013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1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11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36466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28420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汽车行业
2013年整个汽车行业表现颇有些“意外”。当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放缓、多个行业受到影响的同时,汽车行业却在“逆势”继续往上走。可以说,汽车业2013年实现超过2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无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销量总体走高的同时,汽车单价却在走低,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各个车系均在卯足劲争夺市场份额,德系无疑成为日系市场份额下滑,最大的受益者。同样在奔跑中的自主品牌,速度稍微慢了些,政府部门在公车采购方面开始直接采购自主品牌车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汽车产销1998.93万辆和1986.01万辆,同比增长14.34%和13.53%。乘用车产销1630.29万辆和1615.18万辆,同比增长15.78%和15.10%。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083.33万辆,同比增长11.1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267.39万辆,同比增长49.11%。正是由于前11个月1986.01万辆的数据,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大胆预测,全年汽车产销量超过2100万辆没有悬念,整体增速有望达到10%。今后五年到十年内,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速度达到8%到10%是可以预期的。
进入2013年,美国经济持续回暖奠定了全球经济景气回升的主基调,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2013年下半年强势反弹,OECD综合领先指标从2012年底以来持续攀升,OECD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亦越过零轴,全球经济周期拐点确立。
美国方面,美国三季度实际GDP终值年化季率达4.1%,远超市场预期,为2011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将加快复苏,2014年经济可能将更强劲地增长。用于衡量商业支出的非住宅固定投资年化季率为4.8%,远超市场预期的3.5%,主要由于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出口的年化季率由3.7%上修至3.9%。由于自动减支计划,联邦政府支出在下降。预算协议通过后,预计明年联邦政府支出的降幅将减小。
欧元区方面,三季度GDP初值季率扩张0.1%,然年率萎缩0.4%;各国方面,德国三季度增长失速,法国经济意外萎缩,进一步表明欧元区经济复苏疲软。法国GDP萎缩凸显法国总统奥朗德面临的压力,奥朗德想要提振法国经济,并降低升至14年高位的失业率,但在面对相当于GDP比例46%的税收时,诸如CiedeSaintGobain等企业正削减投资支出,或推迟增加投资支出。德国方面,因本土需求扩张速度不足以抵消失速的出口增长,德国三季度季调后GDP季率初值增长0.3%,但较二季度的增长0.7%明显放缓。
日本方面,“安倍经济学”推动日本二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长3.8%,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并成功走出通缩,8月CPI同比增长0.9%,创近5年新高。日本经济短期恢复得益于超宽松货币政策、日元急速贬值和政府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刺激。“安倍经济学”目前仍以需求刺激为主要手段,未来仍需解决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和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提供长期发展动力的问题。
新兴市场。二季度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GDP分别同比增长3.3%、2.4%、1.2%和2.0%,整体来看“金砖国家”经济增速较2010年的危机快速恢复时期出现明显回落。但通胀水平却居高不下,其中印度8月份CPI高达10.8%。新兴市场国家保持快速发展的困难增多,内部原有的增长优势和政策驱动力边际效应递减。普遍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疲软、失业率升高、社会矛盾凸显、财政压力增大、债务规模上升、资本快速外流等问题。
(二)国内宏观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上延续了2012年“底部波动”、“复苏乏力”的局面,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相对稳定。从经济运行和发展趋势来看,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不仅宣告了全球悲观主义者所持的“2013年中国崩溃论”的失败,同时也没有证明乐观主义者在2012年底所持的“中国周期逆转论”。中国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全面爆发、经济增长直线下滑的局面,也没有在反周期的刺激政策作用下出现持续性的反弹。这种底部小幅波动的宏观状况有利于大改革的推出。
出口在发达国家经济小幅改善和新兴经济体持续恶化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前弱后稳”、“持续低迷”的态势,外部不平衡的逆转幅度有所减弱,但外需对于GDP的贡献依然为负。世界不平衡的持续逆转对中国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依然较为明显。
消费扩张并没有如政策承诺那样取得收效。收入增速的明显回落导致2013年消费疲软,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中国并没有从危机前的“出口—投资驱动型模式”转向“消费—内需驱动型模式”,而是向“信贷—投资驱动模式”转变,内需的稳定依赖于信贷与投资的扩张,可持续性进一步弱化。
供给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持续扩张是2013年宏观经济稳定的核心,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贡献度接近50%,并使2013年就业状况出现超预期的反弹;第二产业的复苏依然受到产能过剩、需求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但低迷的状态有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增速的明显回落是2013年值得高度重视的事件。在蔬菜价格以及肉禽价格的持续上扬的带动下中国CPI的回升证实了第一产业供给滑坡带来的宏观冲击不容忽视。
二、2013年钢市回顾
(一)国际钢市
尽管2013年中国钢铁工业处境困难,但世界上多数钢铁企业的处境与国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国际钢铁协会通报的情况看,1—8月份产能利用率只有71%—72%,钢产量下降6.7%,1—9月份产钢累计下降1.7%。北美钢产量下降5.5%;欧洲核心经济体难以摆脱增长乏力的状态,钢产能下降4.9%;独联体、大洋洲、非洲都有1-2%以上的下降。他们都对中国经济保持7.5%以上增长表示羡慕,虽然中国钢铁工业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但是在世界钢铁行业中还算好的。世界钢铁协会认为,当前产能过剩具有全球性,全世界达到5亿吨(其中亚洲占了3亿吨,并且新增的产能仍在继续),全球钢铁工业正处在危机时期,面对两大挑战,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可持续发展,全球钢铁业都在积极应对这两大挑战。
(二)国内钢市
1、行情走势
2013年转眼已逝,回顾今年国内钢材期货走势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节前受钢材成本高企的支撑和“十八大”、“两会”召开的刺激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温和回暖,使钢价震荡上行,2月1日RB指数录得年内高点4241元/吨;但春节过后钢材需求滞后,预期破灭和“高供给、高库存、低需求”、市场疲软、心态消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螺纹钢价格逐步下挫,RB指数于6月14日触及年内低点3391元/吨;第三阶段则是进入6月中下旬随着全国环保问题升级,钢厂被迫减产以致钢价止跌回升并陷入3600-3750区间整理。
2、钢材产量
2013年国内粗钢产量较2012年同期出现明显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12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3%。2013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同比增长3.1%至14.75亿吨,增幅高于2012年的2.0%,2014年将进一步增长3.3%,达到15.23亿吨。其中,中国将在高基数上继续增长3%左右。
二季度GDP的回落,促使中央政府及时将稳增长从第二位提升到第一位,着实践行并推进十八大提出“投资增长是关键”的发展思路。于是轨道交通、环保投资、机械制造、保障房建设、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使三季度GDP迅速提升到了7.8%,粗钢产量也恢复8%的高增长。为此,根据1-11月钢材需求预测: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将达到7.8亿吨,同比增长9%;粗钢表观需求7.3亿吨,同比增长8.9%。
3、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库存
2013年3月中下旬开始,螺纹钢期现价格伴随着去库存化的展开逐步下挫。整体来看,一季度钢铁行业供需失衡不断向流通领域蔓延,3月中旬,主要钢材市场社会库存一度创下历史高点2251.5万吨,比去年最高点增加191万吨,其中建筑钢材库存1097万吨;随后库存开始出现回落,6月末降至1691万吨,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7月份以来,库存进一步回落,截至12月20日,螺纹钢社会库存量为515.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总量减少25.69万吨。与往年数据进行相比,目前钢材库存已逼近2012年的最低水平,与3月份库存高点相比,下降了52%,而去年同期仅较年内高点下降了39%,可见,今年的去库存速度快于去年。社会库存处于低位,利于明年一季度补库行情。冬去春来,即便明年一季度消费仅出现季节性恢复,也会使得终端消费商和贸易商轮番补库,钢材价格必将获得提振,而较低的社会库存只会加大价格上涨的幅度。
4、钢材进出口
2013年,国内钢材出口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增长,尽管遭遇境外反倾销与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利影响,但欧美及新兴市场复苏及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失衡,国内外价差拉大,企业出口积极性上升。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全国出口钢材5697万吨,同比增长12%。据此测算,2013年内中国钢材出口量将达到或接近6200万吨,折算粗钢不少于6500万吨。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耗钢产品出口,实现了规模巨大的粗钢间接出口。根据2013年前11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测算,全年中国间接粗钢出口量将会超过8000万吨。两者相加,中国全部粗钢出口量将达到或接近1.5亿吨。
三、2013年钢铁上游产业回顾
(一)铁矿石
由于2012年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四大矿山在将会达到一个扩产的小高峰,因此在对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评估有所偏差,大部分市场人士以及投行认为2013年进口铁矿石均价120-126美元/吨之间,不过到目前为止,进口矿价格除了6-7月份价位稍低以外,目前平均价在130美元/吨。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国外矿山扩产的步伐还是相对谨慎。一季度,由于下游钢材需求较好,并且年初资金较为宽裕,进口矿价格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二季度,随着下游需求的转弱,以及对国外矿山的扩产预期,进口矿价格逐渐减弱。并且市场人士认为7、8月份为用钢淡季,整个5、6月份矿石采购均相对较弱,再加上6月份出现的资金问题,导致进口矿价格一度跌至110美元/吨以下。然而7、8月份钢材需求并没有减弱,相对5、6月份反而转好,钢厂铁矿石库存稍显紧俏,进口矿价格一路上涨。8月末开始,下游钢材需求转弱,国外矿山发货量增加,进口矿价格开始小幅回落,9月-12月均在130-140美元/吨之间震荡。
根据2013年生铁产量7.2亿吨预测,2013年我国消费铁矿石成品矿约11.38亿吨,同比增长9.4%。其中,消费进口铁矿石比例占到70%以上。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6997万吨,2005年进口2.75亿吨,2008年进口4.4亿吨,到2012年进口量已经达7.45亿吨。进口矿产消费比例从2000年持续增长,且从图下可以看出,每年下半年国内铁矿石的需求量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根据2013年前11个月铁矿石进口量7.46亿吨,预计2013年铁矿石进口量8亿吨。
(二)焦炭
2013年焦炭现货价格跌破去年低点,创2007年以来新低。以山西准一级焦为例:2013年2月份出现高点1700元/吨便逐步下挫,7月份跌至年内低位1210元/吨,跌幅高达28.8%。三季度初受钢厂库存量偏低、焦煤成本支撑、运输紧张等利好因素影响,焦炭现货价逆势上扬,但受自身供应过剩制约,亦使涨幅受限,幅度在100元/吨左右。
2013年焦炭期货价格波动频繁,一季度末受制于螺纹钢库存进入历史高位,焦炭、焦煤出现联袂下挫。下半年随着螺纹钢库存压力持续减轻,螺纹钢引领焦炭、焦煤出现一波明显反弹。后期受螺纹钢、焦炭、焦煤供需面压力增大,螺纹钢、焦炭、焦煤期货价再度转入寻底态势。
2013年焦炭产量仍呈上升趋势,但增幅有所回落。2013年1-11月焦炭产量为4.332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8%;预估2013年全年产量4.7亿万吨,较去年增长约6.5%。2013年独立焦化厂开工率保持高位,独立焦化厂在一季度末焦炭价格下跌时开始限产,部分小规模焦企在成本、销售双压下已停炉;三季度焦炭价格小幅回暖,钢厂集中补库,焦化厂开始加大生产力度,尤其东北地区开工率上涨较为明显。现华北大型焦企满负荷生产,山西部分焦企有10%-15%的限产,唐山地区受环保政策影响,采取间歇性限产、落后产能被淘汰,四季度河北地区焦企开工率有所下降;现古冶地区30座焦炉被拆除,预计影响年产能450万吨左右。
自2013年1月1日取消焦炭出口40%的关税后,国内焦炭出口量每月递增,只是对于缓解国内供需力量仍较有限。2012年焦炭出口102万吨,出口均价436美元/吨;2013年1-11月出口焦炭392万吨,预估2013年出口或能达到450万吨,相对去年增长4倍,但也仅占2007年出口量的30%。综合1-11月出口均价来看,2013年全年焦炭出口均价难以突破300美元/吨,较去年大幅回落。
(三)海运市场
2013年国际干散货市场逐渐回暖,BDI指数于1月2日触及低位后走高,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的大幅上涨,亦使BDI指数突破2000关口,虽然10-11月出现修正,但进入12月BDI指数继续扩大涨幅,截止12月20日BDI指数为2208,与年内低点相比上涨2倍,跟去年同期相比,目前的基本面还是比较稳定的,并向好的方向发展。
进入三季度以来,在全球经济回暖特别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大环境下,澳洲特别是巴西铁矿石出货的增加,再加上FFA市场大幅上升的带动,还有新船交付下降(三季度运力供给的增速是2009年以来的新低)等利好因素的支持下,干散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态势。好望角船型表现突出,本身该船型市场就比较活跃,这次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关键的因素:巴西出货量的增加,FFA市场的上涨,再加上其他利好因素,共同促成了本次三季度BDI的明显回升。当然,这个回升中也有一些炒作的成分。
四、2013钢铁下游产业回顾
(一)房地产
从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中看到,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随后,各地纷纷出台调控细则,并提出房价调控目标为房价增长不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水平。然而,据11月份百城房价指数报告显示,百城房价指数环比连续18个月上涨,北京、广州等十大城市涨幅明显高于百城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70城市房价变动数据同时显示,一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20%,涨幅超10%的城市数量也不断增加。
为了控制房价继续上涨,进入第四季度,一线城市率先收紧楼市调控政策,随后、武汉、厦门、福州等十多个二线城市跟进出台政策,从限购、限贷、增加供应等方面入手加强市场调节。记者在这份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中看到,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陆续出台措施平抑房价上涨预期,而温州、芜湖等市场持续低迷的城市,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前提下,微调当地调控政策以促进需求释放。
2013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1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11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36466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28420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汽车行业
2013年整个汽车行业表现颇有些“意外”。当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放缓、多个行业受到影响的同时,汽车行业却在“逆势”继续往上走。可以说,汽车业2013年实现超过2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无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销量总体走高的同时,汽车单价却在走低,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各个车系均在卯足劲争夺市场份额,德系无疑成为日系市场份额下滑,最大的受益者。同样在奔跑中的自主品牌,速度稍微慢了些,政府部门在公车采购方面开始直接采购自主品牌车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汽车产销1998.93万辆和1986.01万辆,同比增长14.34%和13.53%。乘用车产销1630.29万辆和1615.18万辆,同比增长15.78%和15.10%。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083.33万辆,同比增长11.1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267.39万辆,同比增长49.11%。正是由于前11个月1986.01万辆的数据,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大胆预测,全年汽车产销量超过2100万辆没有悬念,整体增速有望达到10%。今后五年到十年内,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速度达到8%到10%是可以预期的。
上一篇:12月10日山东板钢卷管报价
下一篇:2014年钢铁行业展望
推荐资讯: | ||||||||||||||||||||
|